美國
GBC律所的知名度想必大家都再熟悉不過了,作為美國電商圈的“傳奇人物”,很多賣家聽其大名就不禁“聞風喪膽”。
從我們之前的分享中大家足以看出GBC律所在處理侵權問題的力度越來越強,甚至于被稱為在侵權案件中的“流氓律所”。
不過,侵權問題的確是跨境電商圈的禁區,一不小心就會遭到品牌控訴,以致于給店鋪帶來不可挽回的損失,所以大家要在品牌商標方面增強保護和防范意識,要特別注意規避此類問題。
近日,美國GBC律所又被新品牌委托代理,這次請求GBC代理的是一名美國猶太裔說唱歌手Mac Miller,《Swimming》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他曾憑借此作品獲得第61屆格萊美最佳說唱專輯的特別提名。不幸的是,2018年他就在因故身亡,年僅26歲。不過他作品的影響力并沒有隨著他的離世而被淡化,他龐大的粉絲團體,時至今日仍然懷念著他,不僅如此,該品牌的周邊現在也保留著一定的市場。
談及品牌周邊,大家最常見的就是在T恤和衛衣等服裝上印制特定的logo了,不過,就是在這里賣家應該格外注意,早在2011年“Mac Miller”就已經在美國專利網上申請了商標的專利權,因此,麥家支持特別提醒廣大賣家不要在產品列表和產品頁面中輕易使用該商標。
還有賣家需要注意的一點就是,盡管現在在亞馬遜或速賣通等平臺上搜索“Mac Miller”會出現很多相關周邊,包括其他明星產品或者著名品牌的相關周邊也數不勝數,但是,這一現象在國外來說就是一種很嚴重的侵權行為。
“Mac Miller”品牌是在9月23日發起的維權訴訟,案件號是21-cv-5053,代理律所就是我們上面提到的跨境電商圈的“老熟人”GBC律所。
按照GBC的一貫作風,必定會對侵權賣家進行嚴格的懲治,所以存在侵權風險的賣家應該快速警覺起來,及時自查自己的產品有沒有存在侵權風險,如果有,最好進行緊急下架處理,否則被GBC律所查到,就免不了面臨賬號凍結和繳納處罰金的困境。
目前大家對版權的的維護意識越來越強,尤其對于音樂人來說,維權更是打造自己品牌的重中之重。像音樂專輯和歌曲的信息一旦申請專利,或者歌手越來越出名,基本上那些信息和歌手名都不能再被使用了。有關明星和歌手這類的侵權現象之前就出現過很多次了,像前段時間的“Green day”樂隊、“Sabaton”樂隊以及“Motley Crue”樂隊都有所發案維權。
時至今日,有九十個左右的品牌被GBC律所代理,除了耐克、匡威和CELINE等知名大品牌之外,也有不少相對而言較為小眾的品牌也受GBC代理。賣家可以對相關侵權案件多多關注一些,提前對此做好準備,及時警覺相關案件,也能一定程度上規避一些可以避免的風險。
最后還是需要強調的一點就是,國外對版權的保護是十分注重的,不少看起來不太起眼的品牌都可能存在一定的侵權風險,所以賣家不僅要及時檢查自己的產品是否存在侵權風險,更需要做的是致力于打造自己的品牌,畢竟原創產品就不存在侵權問題了。麥家支持希望諸位賣家工作順利!
瀏覽量: 0
添加律師助理微信:maijiazhichi(可拉入美國跨境侵權-純賣家萬人微信交流群)
維權Q客服:11711906
微信搜索關注公眾平臺《麥家支持》:
● 輸入美國案件號實時查詢案件立案時間/最新進展
● 查案件是否處于缺席判決(重要)
● 查案件里其他被告賣家在美和解/應訴/撤訴情況
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by6269.com/archives/1649